第二届“微征集”项目系列讲座回顾 | 艺术的重新想象——跨越时间、记忆与空间
11月10日,杨锋艺术与教育基金会第二届“微征集”系列讲座于上海西岸艺术与博览会顺利举办。“微征集”项目为留下空间在地项目,每两年面向全球艺术家、策展人、艺评人及其他文化领域的实践者和研究者公开征集展览方案。征集讲求展览方案的独立、开放及多元,不限提案者的年龄、职业、作品媒介、地域及观念,只需展览提案和留下空间及周边社区相关联,与所在地的历史文化语境相呼应。
在四组提案人正式开始讨论之前,基金会创始人杨锋先生再次说明了基金会创立的初衷。“收藏是我们基金会的出发点,但目的还是希望支持艺术相关的展览、教育、出版等项目,支持艺术家和年轻策展人及整个艺术社区,这就是我们在做的事情。”
本次讲座由微征集评审、基金会2019年度策展人郭瑛(Ying Kwok)主持,并邀请到进入终选短名单的4组提案人KarmaLtd. Extended (德国),王子云(中国),张营营(中国)和Zoë De Luca(意大利)共同展开对话,他们将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探讨如何跨越时间、记忆、空间重新想象艺术。
Karma Ltd. Extended:想象
Karma Ltd. Extended是Pauline Doutreluingne 和 Petra Poelzl一同创建的联合策展小组,内容涉及政治、社会、生态、经济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在政治和社会想象力几近枯竭的年代,Karma Ltd. Extended运用想象力探究另类的当下和未来语境,专注于关于未来共存可能性的艺术叙事。Karma Ltd. Extended是政治化的、诗意的,表演性的, 女性主义的,实验性的,旨在由电影、雕塑、声音、文字和表演等作品激发观众想象力,进入一段曼妙而不可预知的旅程。
现如今人类创新持续进步,而未来发展恰恰归功于想象力的推动,过去科幻电影中对未来主义的幻想证实了这一点。我们期待着更多的技术进步:基因与科技的融合或者更加先进、智能的生物出现。许多经典传说在当今社会总被看作迷信或超现实,但事实上,这些所谓的“传说”就如同当下的意识形态一样真实,它们可以是奇迹、赛博格、外星人,国家或者信仰。
故事和想象仍然是未来社会的重要驱动,耳口相传的故事使文化相互粘合,这些故事构建了一个集体性的信仰体系、风俗习惯、刻板印象,价值观和编码系统。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变化激发了新的集体叙事。无论是东方的印度教还是西方的柏拉图理论,这些最早的信仰系统都存在这样一套“世界即幻象”的说法,因此也有人说,当代人类正生活在一个虚幻的模拟情境之中。
王子云:位置、语境与在地性
我其实一直思考在“位置、语境与在地性”的框架下,我们怎么去想像一处交织着时间和记忆的现场。位置指向我们身处何地,我们又有什么样的过去,就像这个展览里面,这个展览的现场到底在哪里,我们针对哪些现场、哪些历史空间来展开一些行动。语境对应的是我们基于什么样的语境,我们该怎么样述说我们的现场、我们的历史。在地性,这不止是一个当下的产物,也是过去和现在交织的状态。
在这样的基础上我的展览来源于近现代一位很有名的小说家茅盾的作品《子夜》,你可以想像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你站在浦东的街头,往东望去可以看到浦东的洋栈,像巨大的怪兽一样闪烁着前百支奇怪的灯光,往西可以看到洋房、看到霓虹灯的广告,这个时候茅盾不由自主地呼喊出三个英文的单词:Light, Heat, Power!从他描绘的这个场景里,我可以体会到上个世纪30年代上海的能量,以及对我们当下语境的投射。但当我去做这个方案之前,我切身到达了这个现场,其实那些我历史文本里面感受到的想象力和炽热已经不在,有的其实就是一个很冷清的或者是一个记忆的现场,一个你触摸不到的现场。
这个展览的主题是Light, Heat, Power!,三个词我来不及挨个讲,我只讲Heat这个关键词,在我看来艺术作品怎么回应每个时代的狂热,可以投射为建筑的建设、公共空间的雕塑,也可以是基于虚拟空间的比特币交易,比如历史上很有名的郁金香泡沫,这个狂热是以这种方式体现出来的。
过去始终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关于记忆的政治,不再是一个待回归的土地,只有把握住有个体特质的这样一些现场和时刻,才能够去重新地延展出来我们对于当下的空间的想象。
张营营:展览构建世界
这次受杨锋基金会的邀请,我很开心,严格来讲我并不是一个策展人,因为在这次参与这个项目之前,我只是在北京杨画廊做过几个小的个人项目。但是杨锋艺术与教育基金会这次他们这个项目提供给我一个机会,让我把我日常的一些思考或者是我在写作过程中我对于展览、对于艺术的一些想像整理出来的一个线索。
我选取的艺术家作品大多跟自动化、跟智能化有关系,因为我认为在今天这个时代当中的视觉上的质感可以通过和艺术作品的互动关系体现出来。当下恰好是后工业时代到智能互联网时代中间过渡的一个时期,很多尚未被开发的可能性可以以展览的方式挖掘。。
杨锋基金会上海的“留下”空间有很特殊的一些属性。它是在一个很深的巷子里面的私人别墅,典型老上海弄堂里面的建筑。我当时的构想就是希望在进入弄堂的时候,这种体验就已经开始了,所以里面会有一些声音有关的体验性的装置,让你不经意间发现一些东西。留下空间不是展览的白盒子,所以我当时希望能够把院子,建筑内部的楼梯,以及其他的空间都利用起来,把作品和观众的互动凝结在一起。因为只有这样,可能才能够表明这是基金会的展览,而不是一个普通的画廊展。
Zoe De Luca:“睁着眼睛打喷嚏”
我的展览方案题目叫“睁着眼睛打喷嚏”。这个短语的灵感来源于一个1927年由策展人El Lissitzky在Hannover省博物馆策划的展览Kabinett der Abstrakten。Kabinett der Abstrakten注重视觉呈现的结果以及对观众图像感知能力的挑战,它也是最初那批在呈现作品同时也构建一个整体环境和作品互动的展览。“睁着眼睛打喷嚏”指向人类无法完成的事情——事实证明,一个人无法在作出例如打喷嚏之类条件反射的同时仍然保持眼睛睁开。因此展览的题目实际上是在讽刺我们永远相互连接着的、永远沉浸在视觉宇宙中的不合常理的习惯。
尽管自现代起视觉就一直被认为是独特的人类观感,但直到最近我们的视觉文化才变得如此浸入而多面以至于我们整个感官系统都以它为中心。图像的产生重新审视和发展了技术、语法和审美;随着交互性新媒体、前卫界面和用户友好的体验的普及,艺术家们开始向作品的视觉呈现方式提出质疑,同时视觉经历的储存和对话也称为一个大写的问号。我的方案利用了来自不同背景艺术家的作品构建一个以经验为基础的环境,从而向观众呈现其代表性实验:构建现实的困境; 对数字化和类比生产的沉思;可到达性的映射;注意力范围和成果导向型内容;当代凝视;将工具作为主要界面的应用。
我想向观众提供另一种角度去分析和感知当代图像概念。为了回应渗入社会各个领域的图像生产泛滥的现象,我选取了一组艺术家作品:它们或直接或间接将图像融入创作,并受到此类语言符号的启发。通过绘画、影像、雕塑、场域委任装置,开启一趟视觉感官的旅程。
问答环节
【郭瑛】子云和营营提交方案之前,确实对空间及所处的社区和历史环境进行了前期研究,但我们这次也有两组提案来自从来没有来过中国的Zoe和没有去过空间的Karma Ltd. Extended。当你们在递交方案的时候是如何想象这个空间的呢?
【Karma】我们从来没有来过“留下空间”这个地方,但筹备方案的时候也联系了一些中国的艺术家。他们对上海的历史语境有很深的了解,我们从他们的理解和观点中汲取养分,然后再和那些关于记忆和空间的艺术家作品联系起来,创造一种更加全球化的概念。我们知道上海是一个国际性的大都市,中西方的文化在此充分地交融,在过去一百年当中都是如此。我们的方案就是致力于将对未来和过去的想像融二为一。
【Zoe】我想找到一个能够和中国、和上海、和这个主题契合的元素。虽然我没有亲身到达现场,但我的方案讨论了事情如何被解释、传达、对于艺术可能产生的干预,以及信息从A到B传达过程中的缝隙,所以对我来说是对我个人经验和观点在这个空间的潜在投射。
【郭瑛】我想继续深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你们作为策展人是如何使得自己提交的方案既能够呈现自己一直以来的研究和策展实践的延续性,又能和这一特殊空间产生紧密的联系?
【王子云】我和他们还不太一样,因为我已经知道这个地方,我已经对法租界、上海,近代以来的历史背景有一定程度的认知。我更多的是在思考如何在既有的想像里面去寻找一些更为当下的想像,如何破除以往的幻觉重新找到此时此刻的脉搏。
【Karma】我也想补充一点,我们和很多的艺术家在过去一年当中紧密地合作,确保这些艺术家的作品能够呈现本土化的特征。有一些国际的艺术家会在一些比较偏远的地方工作,并不会在展览地出现。所以这就要求策展人有一定的想象力,与这些艺术家持续沟通,将他们的作品真正与所需要展览地特定的空间特征结合起来。
【Zoe】就我而言,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这个展览激活,我最喜欢的是这种研讨会、工作坊的形式。展览不仅仅只是一场刻板的独角戏,它事实上给了观众自己理解和诠释的机会。
【郭瑛】我很喜欢你用的“激活”这个词,我在你们的提案中都看到了“激活”这个主题,也就是说这个展览不止是观众被动地接受而已,反而观众可以参与进来,把这个空间真正地激活,这个空间也就不再是一个死的空间了。